蛋白翻译是中心法则的最后一环,是控制细胞内蛋白质稳态的关键生命过程。
4月9日至10日,复旦大学附属医院扶贫讲师团完成了在永平站和德宏站的巡回讲课。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李高平专家工作站、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邬剑军专家工作站、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科影像乔中伟专家工作站、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妇产科吴志勇专家工作站和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重症医学钟志越专家工作站正式揭牌成立。

复旦大学医院管理处制定了《附属医院云南永平专家工作室专项管理办法》,对专家工作站的工作提出五个一的新要求,即培养一支队伍、看好一组疾病、配置一套网络、建立一个模式、建设一个高地。管理专家深入门诊和后勤一线,对医院的门急诊、信息、总务后勤管理提出指导意见。在学校的统一要求部署下,医院管理处带领各附属医院,以健康扶贫为己任,针对永平县医疗工作实际情况,充分发挥附属医院的技术和人才优势,让优质医疗资源辐射到永平,提升了永平县医疗服务能力,为永平人民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创造医疗条件。为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坚决助推对口地区健康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国家战略,4月9日至10日,由复旦大学医院管理处带队,各附属医院十余位临床与管理专家赴云南大理州永平县开展复旦大学附属医院五个专家工作站落地云南永平、复旦大学医院管理扶贫讲师团巡回讲课等健康扶贫系列活动。4月9日上午,复旦大学附属医院五个专家工作站揭牌仪式在永平县人民医院举行。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在永平县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时刻,本次医院管理处组织各附属医院临床和管理专家开展的系列活动,基于 中央扶贫所急、永平当地所需、附属医院所能的结合点,确保各项帮扶措施落到了实处,充分展现了学校和附属医院的扶贫担当,受到当地政府、医务人员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复旦大学将利用自身的学术优势,深入挖掘河南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研究、保护河南的珍稀文化资源。
《集成》是一套版本非常齐全的方志集成,能够给方志学研究提供很好的文本,同时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也给全国地方志系统整理地方志出版提供了样本和范例。《河南历代方志集成》是由河南省委省政府批准、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主持实施的大型文化项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该省最大的旧志出版工程。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洪民荣,河南地方史志办公室一行,以及复旦大学图书馆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据悉,1905年复旦公学创设伊始就在文科中开设历史学课程。
这一中心的成立,为地方志的学科建设、理论研究和人才队伍的培养,都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方志学作为复旦大学历史文献学博士点和硕士点的重要研究方向,1984年在全国招收第一届方志学硕士研究生,2008年在全国招收第一届方志学博士研究生。

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在2017年第四次学科评估中,历史系中国史学科是全国仅有的两所中国史A+类学科之一。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管仁富代表河南地方史志办公室向复旦大学赠送《河南历代方志集成》,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承功向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颁发捐赠证书、赠送《复旦大学图书馆百年纪事》等图书以示感谢。《集成》以现行河南行政区划为边界,分省志卷和18个省辖(管)市卷共19卷565册(另附总目1册)
方志学作为复旦大学历史文献学博士点和硕士点的重要研究方向,1984年在全国招收第一届方志学硕士研究生,2008年在全国招收第一届方志学博士研究生。据悉,1905年复旦公学创设伊始就在文科中开设历史学课程。复旦大学将利用自身的学术优势,深入挖掘河南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研究、保护河南的珍稀文化资源。此次《河南历代方志集成》获捐入藏复旦大学,将推进学校历史学科相关专业的发展。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巴兆祥表示,河南是中国地方志的发源地之一,方志编纂的历史非常悠久,历代出了很多名志名家。对于使用者来说,这套方志集成涵盖了同一本书的各个版本,有利于使用者通过对比前后的版本进行学术研究,具有巨大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这一中心的成立,为地方志的学科建设、理论研究和人才队伍的培养,都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尤其是河南省档案馆提供的民国《河南通志稿》13万页的珍贵档案史料,属首次影印公开。
地方志研究更是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的学术特色之一,长期以来在国内有很大影响力。《河南历代方志集成》是由河南省委省政府批准、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主持实施的大型文化项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该省最大的旧志出版工程。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管仁富代表河南地方史志办公室向复旦大学赠送《河南历代方志集成》,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承功向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颁发捐赠证书、赠送《复旦大学图书馆百年纪事》等图书以示感谢。总体来看,《集成》收录范围之广、版本之珍稀、看点之突出,体量之巨大,实属难得,具有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与学术研究价值。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集成》以现行河南行政区划为边界,分省志卷和18个省辖(管)市卷共19卷565册(另附总目1册)。
在2017年第四次学科评估中,历史系中国史学科是全国仅有的两所中国史A+类学科之一。4月10日下午,河南省重大文化工程项目《河南历代方志集成》(以下简称《集成》)捐赠仪式在复旦大学图书馆举行。
2018年8月23日,由复旦大学和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合作的上海市地方志发展研究中心在复旦大学正式成立。从时限上讲,《集成》汇编影印了现存上启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下至新中国成立(1949年)五百余年间河南历代综合性方志共586种,内容涵盖这一时期河南自然、社会、人文、经济的发展变迁,是迄今为止研究河南最真实、权威的文献史料。
同时,也将利用该集成充分开拓上海市地方志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领域,促进其在方志学研究上产生新成果。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傅林祥表示,《集成》能够捐赠入藏复旦大学,广大师生足不出户即可查阅珍贵史料,必将推进相关学科的科研活动。
《集成》是一套版本非常齐全的方志集成,能够给方志学研究提供很好的文本,同时河南省地方史志办公室也给全国地方志系统整理地方志出版提供了样本和范例。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洪民荣,河南地方史志办公室一行,以及复旦大学图书馆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集成》遵循旧志如旧原则,囊括了河南现存全部历代综合性志书,且其所收底本来自国家图书馆、天津图书馆、河南省档案馆等国内29家档案馆图书馆及日本内阁文库、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等多家海外藏馆,多为善本、孤本及珍稀稿本、抄本校党委党校办公室负责同志做了动员讲话,指出本次培训班旨在进一步规范党员发展流程,提高党员队伍质量,为入党后能够更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打好基础。
4月14日上午,复旦大学党校2019年春季发展对象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光华楼103会议室举行。他依托原文,为学员们阐释了《共产党宣言》的诞生背景、基本观点、主要内容和重要启发,并声情并茂地朗诵了宣言部分片段,激励学员坚定信仰,努力奋斗。
注重学习先进典型,引导学员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强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习。
共有27名教职工学员和55名学生学员参加培训班,其中本科生学员26名,研究生学员29名。期待学员们能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在思想、组织和行动上入党。
本次培训班的课程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包括进一步强化党章党规和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校党委学生工作部负责同志介绍了培训班整体安排。本次发展对象培训班由复旦大学党委组织部、党委党校办公室、党委学生工作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联合主办,由党委学生工作部承办。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帮助学员在对国情世情民情的认识中明确使命与责任。
要求学员们秉持初心学、找准定位学、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结合实践学。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开班仪式结束后,哲学学院教授郑召利为学员们解读了《共产党宣言》制图:实习编辑:责任编辑:。
在苏格兰孔子学院年度理事会上,爱丁堡大学校长马斐森(Peter Mathieson)与桂永浩及理事会成员共同回顾了过去一年孔子学院的各项事务,确定了来年的发展重点。此外,桂永浩分别会见了英国校友会代表邓颖和法国校友会的骨干成员马明月。